“新”“新”向荣强动能
纳木措科考钻探达到510.2米,创我国高原湖泊钻探最深纪录;主导建设全省矿山大模型,整体成果位列全国前三;创新运用“天空地一体化三查体系”“组网式多参数立体联合探测”“地质灾害应急大模型”等新技术、新方法大幅度提升全省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岁月的年轮镌刻下奋斗者足迹
也见证着我们扛稳全省
科技型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开发
自然资源领域国有资本投资
主体定位
向新求变、以质图强、锐意进取的
责任与担当
肩负使命 从“新”出发
今年的全国两会,“新质生产力”首次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牢记省委、省政府对集团发展的殷殷嘱托,集团在创新中奋楫扬帆,一项项“从无到有、从断到连,从繁到简,从散到集”的新技术、新模式在这片热土上应运而生。
奏响稀土矿高质量发展“新乐章”
2023年5月23日,集团与中国稀土集团在成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强强联合,推动四川将稀土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创新优势转化为四川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引擎。一年来,“牵手”实现了科研成果落地,又催生出一系列新成果。以大陆槽稀土矿为“支点”,通过加强原创性、引领性技术攻关,实现“一矿变三矿”,稀土回收率由最初的不到20%提高至65%,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稀土短流程、清洁、高效分选和萤石、锶钡资源综合利用新型药剂和成套关键技术构建起绿色、高效的稀土及伴生资源加工体系。
▲大陆槽稀土矿远景▲
"一号工程"——找矿突破与智慧矿山
缘“新”而变,由“新”而进,在集团的一号工程攀枝花红格南项目中,创新运用就矿找矿理论和三位一体找矿预测方法,精细预测采矿权深部找矿有利部位,新增资源量规模达到大型;运用单管双动钻探技术,实现在复杂地层条件下固体岩心钻单日进尺最高达140米,岩心采取率98%以上。聚焦开发建设全链条应用场景,加快构建人工智能矿山大模型,目前已建成国内规模最大的探矿语料库、探矿知识图谱,并首创智慧矿山多模态技术。
▲红格南钒钛磁铁矿远景▲
全国首宗“南红玛瑙”探矿权成功拍卖
甘肃瓜州铜矿普查,创新运用视电阻率和充电率的联合处理技术,实现对300米内浅铜矿的探测目标;“四川盆地渝西区块足201—足203井区广域电磁法勘查”填补国内页岩气资源地球物理勘查空白并在四川凉山、青藏高原等地取得显著成效。首创依据《玛瑙矿勘查技术导则》助力全国首宗南红玛瑙探矿权拍卖。
地灾防治多点开花:技术突破引领精准避险与高效救援
除此之外,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研发的国内领先AEM-B3型航空电磁装备及成套技术被广泛运用;“基于地下水渗流引发滑坡的预警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技术在大幅降低滑坡灾害发生概率的同时为滑坡防治工作提供了强有力技术支撑。“高应力条件下隧道智能化施工及岩爆风险预警技术”提供了解决岩爆灾害被动防控这一世界性难题的新方法。不断提升“人防+技防”总体水平,2023年以来在雅江、宣汉和马尔康等地共实现14次精准预警并成功避险。“康定8.3山洪泥石流”应急抢险救援中,在全省首次采用“组网式多参数立体探测技术”开展山洪泥石流灾害冲积掩埋物定位,有效确保了救援人员生命安全和应急救援通道施工安全。
▲康定8.3山洪泥石流抢险救援现场▲
布点成线
落子成势
集团已先后荣获省部级(行业)奖励114项,拥有知识产权100余项;创设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3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院士工作站、1个博后创新实践基地及10个人才创新工作室。仅2024年集团就投入经费上亿元,组织下属单位实施科技项目48项,为四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蓄力。
牢记国之大者 向“实”前行
冬日的仁寿县富加镇金钟村
经过整理后的土地一眼望不到头
时代变迁,见证土地承载国计民生之重
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考察调研时强调,要严守耕地红线,保护好这片产粮宝地,把粮食生产抓紧抓牢,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2023年7月25日至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调研时再次强调,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巴蜀大地,新质生产力正成为耕地保护的强大力量,为守护每一寸珍贵的土地注入创新活力与科技支撑。
走进仁寿金钟项目区,难以想象这片良田,在一年多以前,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土地都是撂荒地。
2023年1月5日,仁寿县与四川省自然资源投资集团所属土地集团签订仁寿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投资合作协议,决心将一片缺水的“荒”地改造成为水田。
项目进展顺利,但该村支部书记廖建军却忧心忡忡,“一般来说,土地整理后都有1到3年的过渡期,产量会比整理前有所下降。”廖建军的顾虑也是土地集团的思虑所在,创新技术手段在仁寿首次实现表土剥离,700亩撂荒地复垦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良田,耕地质量平均提升2个等级。因地制宜创新实施“一台丘底有水田、二台半丘有良田、三台丘顶有风光”的“三台共生模式”,坚持生态优先,最大限度保留原始农村风貌,留住乡愁,构建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城乡融合发展。
在凉山州冕宁县彝海镇曹古村,半年多时间,村民俄觉六基见证了家门口的农田之变,小田变大田,破碎变连片。放眼“天府第二粮仓”安宁河流域,四川土地集团已经实施4个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规模达2万亩。
新质生产力正在让传统的耕地守护模式发生深刻变革,而集团已然提前布局,不断加大耕地保护创新技术的研发力度,推动耕地保护技术创新应用,聚焦土壤质量提升与生态修复领域,聚焦耕地高效开发利用及数智监测领域,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与国内一流科研院校合作,筹建四川省耕地保护创新中心。同时,不断延伸产业链,拓展业务范围,积极探索“土地综合整治+”后价值链开发,以项目为载体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效延长土地综合整治的产业链、价值链和生态链,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劲的内生动力。
“新质”奔涌 逐浪新赛道
向“新”而行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最关键是将科技成果及时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中
▲四川自然资源科创空间产业园区效果图▲
2023年9月26日
四川自然资源科创空间产业园区项目落户天府新区,项目投资10亿元,占地面积60亩。
2024年5月31日
集团重庆总部正式落户西部(重庆)科学城,与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开展全方位合作,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年11月
集团与四川省产业投资引导基金有限公司、成都丝路重组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签订了资源能源基金合伙协议,基金聚焦矿产资源勘查阶段,重点投资四川省具有上游优势或潜力挖掘不足的战略性矿产资源,如稀土、钒钛、锂、磷、黄金、锰、天然气、页岩气等。规模50亿元,通过设立子基金放大的方式,预计基金集群规模可达130亿元。资源能源基金的设立,将有效整合四川省资源能源产业投资平台,打通产业链投资梗阻,释放投资空间,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助力四川省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向纵深推进。
2024年12月13日
好消息从新津专业落石冲击试验场传来,集团所属蜀通建设集团成功完成国内首次标称防护能级高达8000KJ的PPS-800柔性被动防护系统落石冲击试验,为行业树立全新的技术标杆。
回首过往,集团扎根巴蜀大地,在矿产资源领域深耕细作为工业发展注入强劲硬核,于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中化荒芜为锦绣让贫瘠土地孕育希望。展望未来,更加信心百倍,以梦想为马,以新质生产力为缰,以豪情为墨,以实干为笔,在保障国家自然资源安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来源:四川省自然资源投资集团公众号